逛完清境小瑞士花園後, 下到埔里用個餐後就直接殺到日月潭了, 
住宿的地方在伊達邵的民宿, 跟民宿買了船票後就到伊達邵碼頭等坐遊艇遊湖去.


來日月潭很多次都沒有遊過湖, 這次可是第一次呢!


小朋友也是第一次坐遊艇, 感覺很興奮呢!


這是遊湖路線, 我們坐的算是交通船航線, 由伊達邵碼頭出發==>玄光寺碼頭==>水社碼頭, 再回到伊達邵碼頭.


遠方山上的慈恩塔


玄光寺碼頭, 雖是平日, 但是遊客還是很多, 大部份都是大陸客.


玄光寺最有名的就是阿嬤茶葉蛋, 一進碼頭就一堆人在排隊, 很疑惑到底有多好吃, 索性也跟著排起隊來了.


吃起來真的有夠香, 不得不稱讚一下, 原來是用香菇去滷的, 相當地入味, 難怪平日都可以賣到 3000 顆以上,
假日的話更難以想像了.


順著階梯爬上了玄光寺, 哇, 這麼多人排隊要跟一塊石頭拍照是怎麼一回事啊!!
原來這是大陸客到此一遊必拍的景點, 真是蔚為奇觀啊~~


玄光寺, 供奉著玄奘法師的舍利子.

玄光寺
在中日戰爭期間,日本人在南京取走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戰
後送給中華民國佛教協會部分頂骨舍利,1955年迎靈骨來台,1958年安奉於日月潭畔的玄光寺。
,玄光寺離潭只有十餘公尺,寺下設有碼頭,遊客可搭船至碼頭,再走台階上去參觀;寺內供奉玄奘大師的金身,上懸「民族宗師」匾額;雖然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已移奉於玄奘寺,但因水路交通便利,玄光寺已是遊客到日月潭旅遊必訪景點。
http://www.sunmoonlake.gov.tw/TW/03000567.aspx


由玄光寺往下望的日月潭全景, 中間是拉魯島, 右上方是水社碼頭, 
中間最高的建築物則是目前日月潭最貴的飯店 -- 日月行館, 住一晚可要兩萬元起跳呢!


拉魯島, 昔稱的光華島, 九二一地震後因船塢受損, 便不再讓遊客上岸參觀了.


拉魯島(La Lu島)
位於日月潭中央,原為邵族祖靈聖地,震災造成La Lu島受損嚴重,縣政府努力開發重建,將其融入邵族文化、藝術,再現風華。

  日月潭中的這個小島在被稱為光華島之前,於不同的年代和背景中,還有其他幾種不同的稱呼:日本人稱為「玉島」;潭邊的閩籍漢人稱為「珠仔山」;清末洋人稱為「pearl island」;清朝文獻「珠嶼」、「珠山」、「珠仔山」等稱法互見,不管是稱珠或稱玉;稱山、稱嶼或稱島,都是由形狀和情境著眼,而日月潭的原始主人邵族以「拉魯」名之,是早期邵族人的原始母社「水社」的根據地,拉魯的得音類同於邵語講「真確無誤」的發音,正顯示了拉魯島在邵族歷史中的主流性和其崇高的地位。
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452.html


到了水社碼頭, 我們往涵碧樓方向走, 再往下走到湖邊的步棧道, 由此可再走回水社碼頭,
這條步棧道風景不錯, 湖邊的楊柳樹襯托下感覺更詩情畫意了.


再坐船回伊達邵碼頭.


伊達邵商圈是最近幾年才熱鬧起來的, 早起的發展是在對面水社碼頭商圈, 
但最近日月潭纜車紅起來後, 也就帶動附近的伊達邵繁榮起來.


"台灣原色"是台灣自有品牌, 以原住民圖像起家, 再發展出各式各樣台灣的代表圖騰,
女王在這裡買了行裡吊牌還有鑰匙圈, 連"等路"也在這裡買齊了.


這家山豬肉香腸很好吃, 每次來都到這一攤來吃香腸.


回到了民宿(伊達邵渡假旅店), 這是一間頂樓的 VIP 貴賓房, 坪數十多坪, 原價一萬兩仟多, 老闆給我們將近三折的折扣, 相當超值. 
應該是平日才有這等折扣吧!
天花板的頂蓬原本是可以打開晚上看星星的, 不過遙控器壞了送修中, 真是殘念啊~~


老闆娘依我們的需求, 把原本的沙發床拉開, 就成了小朋友們的床了,
後面透明玻璃內則是浴室, 還有按摩浴缸, 倒是成了小朋友玩水的地方.


小樺躺在籐製的貴妃椅上, 這姿勢太舒服了吧!?


相當大的空間, 住得很舒服, 這是住過的民宿中最高檔的一次, 但費用卻相對親民, C/P 值極高.


戶外有個大陽台, 還有搖椅可以坐著看夕陽, 雖然不是緊臨日月潭, 但是在這最頂樓還是可以看到部份的日月潭湖景, 還算不錯.


在民宿小歇一下後, 晚上又出來到大街覓食了, 山豬肉和湖南口味臭豆腐各來幾支吧!


這家的芋籤粿也很有名, 女王之前有吃過, 說很讚!!


熱呼呼的芋籤粿出爐了, 酥脆的表皮下是軟Q的芋籤, 淡淡的芋香, 越嚼越香.


帶著買好的點心和小吃, 到伊達邵碼頭聽街頭藝人唱民歌, 微微的涼風下吃著熱食, 伴著民歌, 很愜意的一個夜晚!
接近晚上九點, 民歌表演結束, 帶著一顆滿足的心回民宿, 做個好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ckychen1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