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繼一部新車的誔生之後 http://www.wretch.cc/blog/vicky1213/7747146,
迫不及待地, fitting 做好之後馬上到銀行提了錢把它贖回家了, 一刻都不能等.
晚上把小朋友都哄睡之後, 趕緊下來幫新車拍定裝照了~~
雖然白色的車子很難照顧, 需要常常擦車,
對我這種懶人來說, 買白色車簡直是要來虐待自己,
但是, 我就是被它這純淨亮麗的外表給閃到了啊!! 
沒辦法, 歡喜做, 甘願受~~ 

這台車是 Rabobank 車手 Denis Menchov 騎乘 TCR Advanced SL 贏得 2009 年環義自行車大賽的兩個單站冠軍及個人總冠軍後,
捷安特公司特地將 Rabobank 車隊版的塗裝發售, 讓車友們也能體驗騎乘冠軍車樣的優越感.
車架上的綠, 白, 紅即是義大利(國旗)的代表.


TCR compact 壓縮車架, 採用 3K 碳纖維材質, 上管是斜式的, 有別於前一輛 Fuji 的水平車架. 
與 Fuji 不同的是, 上管及下管靠近龍頭的部位異常粗大, 有利於爬坡抽車的穩定性.


特別加粗的上管前半部, 粗壯的下管則是採用四方柱設計來加強剛性與強度.


前一輛 Fuji 車架是 52 (M) 號的, 騎起來總是覺得有點大,
最後是靠縮減龍頭(11cm --> 7cm)才算符合自己身形, 騎起來不會太累.
所以這次換 Giant 車子時, 身高方面很尷尬, 介於 Giant 車架的 S 與 M 之間,
在阿標車店裡經過不斷地 fitting 與試騎, 最後選擇了 S 號, 上半身才不會拉太長, 騎乘比較舒服.
最後 fitting 完的結果是, 車把與座墊的高度為 9 cm, 比起之前 fuji 的 13cm(上半身實在太趴了),
這台 S 號的車子給我較大的舒適感, 不過相對的, 提高的上半身在高速巡航時也會增加一些風阻了.


彎刀形的立管設計, 提昇了車子的設計感及性能.


加大的五通設計, 讓踩踏的力量更直接傳輸.


後叉則採用較細的三角柱設計, 與粗壯的前車架比起來,
後車架則顯得有點瘦弱些, 應該是輕量化的地方吧!


前叉的厚度則是中等, 恰到好處.


Giro d'Italia 100 即是環義賽的一百週年紀念.


內側的粉紅底 Giant 白字即是環義冠軍粉紅衫的代表.
註 : 環義賽冠軍車手是披粉紅衫, 環法賽冠軍則是穿黃衫.


這個白, 黑塗裝的龍頭極為亮眼.


龍頭前端的捷安特 Logo.


這台 S 號車架採用的是 40cm 的小彎把,
以前 Fuji 的標準彎把讓我在握下把時極為痛苦, 身體太趴又握不太到煞車,
這個小彎把設計將會讓我舒適地握下把加速吧!


Shimano ULTEGRA 的煞變把, 把手是碳纖維材質(輕量化).
2010 年的車款是沒有"蟑螂鬚"設計,
煞車, 變速線改走手把的內管設計, 感覺清爽多了.


變速線的鬆緊調節器位置不一樣囉!!


前後煞皆採用 ULTEGRA FD-6700 的鈦色夾器


前變速器撥桿.


鈦色的 ULTEGRA 大盤, 內歛又不失大方,
這大盤是採用 50/34 齒的 CT 盤, 將讓我在爬坡時仍保有較高的轉速.


後變速器及飛輪, 也大概只有新車時才能這麼乾淨吧!!


這個座墊原本應該是黑色的, 但阿標車店的技師認為白色的座墊更適合這台白色車子,
黑色座墊則是適合老弟黑, 藍色的 TCR Advance 2, 於是擅自把兩台車的座墊交換過來,
於是黑色車配黑色座墊, 白色車配白色座墊, 感覺更搭哩!! 
這 Arione 的座墊前後加長, 讓屁股有更寛的移動位置, 以適應不同情況下的騎乘坐姿.


Fizik 的 Arione 座墊, 軟度偏軟, 是公路車中的沙發椅, 舒適性口碑不錯,
以前就很想買了, 只是價格有點下不了手,
現在換新車反而原裝配備, 這就值得了. 


不同於圓形的座管, 這個碳纖坐管採用水滴形設計, 殺氣十足!!


輪組採用 Shimano 的 ULTEGRA 6700, 重量 1652g, 算是以輕量化取勝,
至於剛性如何, 阿標表示, 應該是中等表現.
胎皮則是採用米其林的 PRO 3 Race, 等級也不算差.


也是 ULTEGRA 6700 的快拆.


ULTEGRA 的花鼓.
沒使用過 Shimano 系統的輪組, 有點想賣掉, 再換一級輪組(ex : 跑零或瞎貓...),
但又怕無人問津, 壞了這好輪組的價格, 所以真是兩難啊!!


新車展示完畢, 接下來就等吉時良日, 來個處女首航,
乘騎感覺就待下回分解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ckychen1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