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為 7:30am 要參加老婆的活動, 只能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騎車,
最後只能騎最短行程的新埔後山, 晨騎時間更提前到 5:30am 集合.
璋欣最近換了公路車卡車, 才創下了新埔後山的個人新紀錄,
加上前兩天才到貨的 Racing 0 新輪組, 這下子戰力更加提昇.
今天的意圖很明顯, 是要用新武器來電阿福和我的.
先來看看 Racing 0 新鞋子, 左邊是璋欣的 2010 年款 2-way fit R0, 右邊的是阿福的舊款 R0,
看出兩者的差異嗎?
把距離拉近就看得出來了, 新款的 R0 的扁鋼絲變細了, 在接近輪框的地方更明顯,
之前有看過一篇評比, 好像鋼絲的截面積最好是楕圓形, 但不可以太長,
這樣對空氣動力學的阻力來講會是最小的, 不知道新版的 R0 是不是基於這樣的考量?
但前提一定是要保有原來輪組的鋼性.
舊 R0 的花鼓
新 R0 的碳纖花鼓, 裡面採用的是陶瓷滾珠, 轉動特性更加順暢.
才要從竹北的小七出發, 就碰到聲助也到這裡等其他車友.
那就再來比一比吧, 左邊是璋欣的 R0, 右邊是聲助的 R3,
都是好貨啊!!
然後回到新埔後山現場, 今天的晨騎我最主要是比較飛輪 25 齒和 27 齒的差異,
因為花東賽的關係我把 12-27 的飛輪給了風火輪, 鋁框就裝回原車的 12-25 飛輪.
左彎進入竹 13 縣道, 一出發我就把速度拉高出去領騎, 才 500m 我就發現心跳太高了,
看來今天的狀況不太好?? 還是擔心後面有阿福和璋欣隨時會幹掉我??
領騎了2~3 公里並沒有把距離拉開, 璋欣和志強死黏在我後面,
阿福更在後面 30m 虎視耽耽, 隨時都有可能從後面衝出.
這時心跳仍高達 185bpm, 這樣下去後半段鐵定掛點,
於是我把速度放慢些, 這時璋欣馬上上前取代我,
我跟在璋欣後面, 心跳有降個 2~3下, 但速度仍然維持高檔,
看來璋欣是不想讓我休息, 要把我幹掉的意圖很明顯了...
到了北平國小, 璋欣把大盤換到小盤時忽然踩空了,
原來是落鍊了, 於是璋欣壯志未酬, 含淚退出了這場競爭.
璋欣的退出對我來說是件好事, 讓我拿回了速度掌握權,
於是我把節奏放慢些, 讓心跳稍微下降到 180bpm 以下.
不過一下子就到了土地公廟的陡坡, 心跳一下子又飆到 190bpm 了.
這時才感覺到 25 齒爬陡坡有多麼痛苦, 原來少個 2 齒是差這麼多啊!
簡直是沒轉速又沒速度嘛!! 真是騎到昇天了!!
回頭再看看後面的車友, 志強已經不見了, 阿福還在我後面 20m 侍機而動,
沒把阿福甩掉到視力範圍外, 我大概就知道這場競爭是輸定了...
果不其然, 最後 1 公里左右, 阿福趁我氣喘如牛時發動攻擊,
把剛剛輸掉的距離慢慢地蠶食回來, 此時我已無力可回擊, 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勝負已定, 我只能盡我所能不要輸得太難看, 用全力地慢慢龜到終點.
終點成績阿福 18m40s, 我 19m13s,
只差了半分多鐘而已嗎? 絕對不止,
因為阿福停下來後呼吸一切正常, 我則原地繞了兩三圈下來仍是喘到不行,
實力就知道差多少了...
璋欣落鍊後仍是超前志強上到終點, 咦? 他前面這位車友的車子也是 AD2 喔!!
看來 AD2 是部好車喔!!
志強也上來了.
志強一上來馬上把車子一丟, 攤在椅子上休息,
有這麼累嗎? 璋欣直說志強一定有參加過演員訓練班.
終點的涼亭合影.
璋欣的 AD2 和新鞋 R0,
最近也對 AD2 產生了興趣, 第二部車子的目標是不是不要放太高,
就鎖定在 AD2 就好了??
這是一個半月前的新埔後山紀錄, 一樣是雷諾鋁框, 腳力也不會差到哪,
唯一有差的就是飛輪 25 齒和 27 齒的差別, 這樣的差別就是平均心跳差了 9 下 (185bpm vs 176bpm)
然後時間差了 50s.
看來爬這種陡坡用標準飛輪還是不夠的(真正原因是腳力不夠啦!),
而且新埔後山真的不是我的菜, 每次都騎到快死人的, 對於提昇腳力真有幫助嗎?
明天還是去練八五山好了.
- May 23 Sun 2010 14:42
20100522 新埔後山, 飛輪25齒與27齒的差異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