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用登山車上阿里山的時間為5小時25分, 今年用公路車出賽, 八月份的時候有試騎一次嘉義到石桌這段, 約可比去年同路段省快30分鐘, 但後半段很硬, 高齒比的公路車不一定比登山車佔便宜, 所以不敢期待能省多少時間, 所以本次預定完成時間先放在比去年進步半小時好了, 挑戰目標則設定在比去年少1個小時
我把整個賽程依去年的方式切成五部份及時間點分配, 這是必達目標的計劃 :
出發點(7:35)-->觸口(8:20)-->龍美(9:30)-->石桌(10:15)-->十字路(第三補給站)(11:00)-->終點(12:30)
(中山公園上方的集合點, 和公司車友淇富,小毛,昭輝,我,及璋欣合照一張, 車把手上的袋子是臨時在7-11才買的早餐, 出發前才啃兩塊麵包和一瓶豆漿)
本次的放行點(也是計時點)在樹木銀行(15K)處, 儘管如此, 出發後大家的速度很快, 大於30km/h, 一下子心跳就超過175了, 我跟昭輝說不要那麼快, 我們慢慢騎就可以, 反正過放行點才開始計時嘛! 璋欣則好像沒看到我們在後面, 一直往前衝.
過了放行點之後, 雖然是微上坡, 但是速度提升到30km/h 以上, 沒一會兒就到了觸口, 這時時間為 8:16, 進度稍微超前. 觸口後就開始一路緩坡, 這時候體力還不錯, 速度還可以維持在14~16km/h, 觸口後2km 我和昭輝追到了璋欣, 我叫璋欣跟上來, 但他的速度穩定適中, 並未跟上,
再過了1km左右, 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背影, Roger? 奇怪, 他怎麼會被我們追上? 我和昭輝, Roger騎了一小段, 邊騎邊聊了一下, 但似乎Roger 的速度比較慢些, 不久就被昭輝和我拋下了.
到了第一個補給站, 昭輝說已喝完一瓶水要停下來補水, 我才喝不到1/3瓶, 就不停下來, 趕過昭輝自己先走了.
這時還是感覺身體狀況不錯, 速度仍維持 16km/h 左右, 一直往前超越很多車友, 直到快到龍美時, 左腳有點抽筋的現象, 才把速度放慢, 用輕踩的方式克服蠢蠢欲動的抽筋, 沒多久剛剛被我超越的 Roger 趕上來了, 一邊駡著:X, 你們阿里山的坡怎麼這麼難難爬!
一邊則穩定地向前邁進, 我想要跟上, 但是要抽筋的左腳不允許我這麼做, 於是就望著 Roger 的背影漸漸消失在我面前.
過龍美不久後就是幾個長下坡, 雙腳得以有空舒展一下, 但下坡後隨之而來的是要應付另一個上坡, 這時腿就更難過了, 這時吞下一包Energy in, 看能否起死回生? 但接近石桌時, 左腿終於還是抽筋了,
我仍以輕踩的方式試圖化解之, 過了鄒族文化園區(第三個補給點), 看一下時間10:10, 和表訂時間差不多, 想說那就休息一下吧, 到旁邊的石桌加油站停下來, 沒想到停下來後左腿整支硬掉了, 我忍痛站著休息一會, 想說那就下馬做一下蛤蟆操來緩和抽筋吧, 沒想到跨下車的右腿動作太大, 引發了右腿一併抽筋,
然後一個踉蹌跌坐在地上, 又引發了肚子抽筋, 哇, 三個地方一起抽筋, 真是痛不欲生啊!
休息了好一會兒才稍微止住痛楚, 趕緊吞下唯一的一包梅子粉, 那是前一天才臨時帶的, 本來想說不一定用得到, 沒想到才一半路程就需要了...休息了十來分鐘後, 看到璋欣從旁邊經過, 哇賽, 怎麼才一下子就趕上來, 連忙拉車上馬, 但是才剛止住的抽筋又再次蠢蠢欲動,
害我不敢重踩, 也不敢上卡, 怕再次抽筋來不及脫卡而摔下車來, 於是就在抽筋的邊緣以慢到不行的龜速前進, 三分鐘後, 昭輝從後面追上(咦, 鐵人居然在璋欣後面, 璋欣是吃錯藥了嗎?), 他很訝異我怎麼速度這麼慢, 我說抽筋沒力了, 他發揮同事愛, 接濟了我一包梅子粉, 並說他已經吞了三包, 很有用呢! 呵~只有我這麼天真才帶一包梅子粉吧!
目送昭輝離開後, 我吞下梅子粉及第二包Energy in, 把所有能進補的東西都用上了看能否迴光返照? 可惜雙腳仍是無法太用力, 這種坡度不大的丘稜地平常應該是一塊蛋糕的, 在這時候沒有卡踏又不能重踩的情況下, 功力只剩六成左右, 速度掉到只有6~7km/h, 一大票的車友快速超越我. 一位騎登山車XX自由車隊的車友看到我狼狽的模樣,
問我說 : 你還可以嗎? 來根香蕉吧! 我回答 : 應該還可以啦! 然後婉拒他的香蕉, 因為我才吞了Energy in 呀! 但這位車友實在是太熱情了, 硬是把他的香蕉塞給我, 喔~足感心ㄟ, 但是我不會一邊騎一邊吃啊, 於是踩不下的情況下又多負重了幾百公克的香蕉啦, 呵~
接下來到十字路前的這段路是本次賽程中最難過的一段, 稍微加速點出點力就抽筋, 然後就回復輕踩變龜速, 就這樣惡性循環, 直到十字路的補給點. 我不得不下來休息, 但一下馬又整支左腿硬掉癱坐在地上, 按摩了好一陣子才能勉強站起來, 把剛剛那位熱心車友給的香蕉K掉, 吃了一包補給站的Power gel, 再補了半瓶水後, 看看時間, 天哪, 11:30 了,
居然和去年騎登山車到十字路這個點的時間相同, 本想比去年進步個半小時的, 沒想到在這裡才打平而已, 心想再不出發就比去年成績差, 那就丟臉了, 所以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接下來的最後12公里是大家公認最難熬的一段, 與其說它陡, 不如說它長又沒有下坡吧, 在超過2000公尺空氣稍薄的環境下更是格外的艱難, 加上此刻又是烈陽高掛, 熱得不得不張開大口來呼吸. 經過前面2公里的輕踩後, 抽筋的現象好像消失了, 大概是剛剛吃的那一大堆東西生效了吧, 體力恢復了九成左右, 於是沒有抽筋的顧慮下, 我又重新上卡,
利用提拉的方式帶動踩圓的動作, 這時候原本應該是該龜速的陡坡, 反而沒有想像中的難, 速度還可以維持在 10km/h 左右, 最後就以這樣的速度, 穩定地爬昇, 還可以超過一些車友, 終於在 12:50 抵達了終點站. 從出發點到終點站總共花了 5小時15分, 只比去年登山車時間少了10分鐘, 達不到必達目標, 真是大失敗呀!
大會準備的午餐更是大失敗, 大鍋菜的又一大串人排隊等著吃, 不得已到素食區取餐還比較快, 但是菜色還是很差, 勉強吃了些填一下肚子. 原本被璋欣說服要搭車隊的遊覽車下山的, 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還沒到終點? 又不知道遊覽車要等到多久才開車, 索性跟璋欣說我自已先滑下山早點回家休息吧! 沒想到璋欣居然怕我孤單要陪我一起下山哩, 喔~足感心呢!
就這樣兩人一路地滑~滑~滑到石桌上個厠所, 爬個短坡後又一路地滑~滑~滑~滑~滑~滑到山腳下, 這是這輩子滑得最長最爽的一次, 我跟璋欣說, 爬阿里山爬得這麼辛苦, 本來就應該享受這種下滑的快感的, 坐遊覽車下來豈不浪費了這種權利. 結果滑到嘉義市時, 璋欣和小毛連絡時, 他們坐的遊覽車還在山上繞呢! 上山加下山總共150km, 又是一日破百之旅.
心得 :
1. 就是大失敗呀, 沒想到這次抽筋得那麼嚴重, 早知道就照以往的經驗不下馬輕踩來克服就好.
2. 整體而言, 前段(觸口-石桌)和後段(十字路-終點)都表現得不差, 唯獨中間段(石桌-十字路)因抽筋花了太多時間, 14km 的3%左右緩坡居然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完, 平均速度不到12km/h, 與原本預訂的19km/h差太多了, 抽筋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3. 應該是體力分配不佳, 前段衝太快了, 導致腳力支出太快造成抽筋, 之後仍須注意體能調配.
4. 璋欣這次表現不俗, 比去年進步了1個多小時, 還差點尬過鐵人, 又全程沒有抽筋, 要好好跟他討教不抽筋的秘訣了.
5. 比賽成績 04:43:33(樹木銀行-阿里山) RM35組 完賽中排名 138/173, 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下次再努力了.